一直以来,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是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行业的两条主线,要同抓同落实。二者不是对半关系,是在风险保障下的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不是给业务发展踩刹车,而是帮助业务发展规避风险,确保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能长期健康发展。为了深入研讨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如何平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问题,中创场外商品市场管理研究院于2023年6月25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召开了“2023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发展与风控大会”。
本次大会以“凝心聚力 健康前行”为主题,邀请了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软件公司、银行、供应链公司和产业B2B平台等,共同为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高质量发展集智谋路。
会议主持人:浙江自贸试验区研究院副院长、浙江海洋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 易传剑
在会议主题演讲环节,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首席专家、常务副总经理,经济学博士姬广坡提出大宗商品交易场所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是产生利润,让平台良好的运转下去,在这个基础上要发挥长项,不撞红线,构建核心竞争力。关于如何开展期现结合业务,他介绍了四种模式十种方法,比如期现套利模式、期现套利点价模式、期现套利融资模式和期期套利模式。
无锡市不锈钢电子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钱海云以“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发展之路思考”为题阐述了目前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对“集中交易”、“标准化合约”和“T+5”等问题谈了个人的看法。
新疆煤炭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张奎详细介绍了煤炭交易中心的业务模式以及供应链开发的方式,特别是通过“单向竞价”这种阳光化交易为企业带来的好处进行了分享。同时,他提出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应该与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和交流,为地方政府服务,为产业服务。
北京金网安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方区总经理张瑞峰系统介绍了公司作为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行业老牌技术服务公司的产品线,特别是金网安泰在期现结合领域多年来为行业重要平台的业务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
华夏银行南京分行金融数字部总监杨天豪介绍了该行“平台通宝”产品,该产品可以为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客户资金的存管提供优质服务。
哈尔滨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总经理杨克俭提出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是我国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期货市场的重要补充,地方平台在解决大宗商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作用巨大。
青岛市大宗商品行业协会会长李百恩以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如何切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为主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针对监管部门要求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六不得”的内容,他提出了应对的方案和措施。
水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尚领详细的介绍了公司为产业提供的融资服务,特别是依托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如何开展的大蒜融资业务进行了分享,他进一步表示,公司下一步将助力更多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构建资金融通,服务实体的业务场景。
上海致格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高级合伙人蒋秀海律师介绍了近年来公安机关侦办违法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情况,特别是从线索收集,证据收集以及定性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针对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如何避免触碰刑事风险,他提出了9条解决的措施,并特别强调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一定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本次大会最后的环节,中创场外商品市场管理研究院秘书长王在伟详细介绍了山东省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业务开展的情况。他提出:不能把某种交易模式简单的定性为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业务,其应该是一套集成化的服务体系;集中交易是期货的特点,但并非期货的专利;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不痴迷交易模式,应寻找成熟的交易品种,打造核心运营团队,完善服务体系。
本次大会上,中创场外商品市场管理研究院还公布了几组行业数据,目前全国对外公开获批保留的白名单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有130家。其中有79家平台的品种是期货品种,占保留交易场所的60%以上;有64家平台积极对外展业,占保留交易场所的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