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微信
​​研究院公众号
王在伟:完善农产品拍卖交易平台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 | 作者:原创 | 发布时间: 2024-05-14 | 430 次浏览 | 分享到: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农产品在定价、交易、利润分配等方面的问题一直都未能有效解决,每年都会出现“卖难”的情况,以及“姜你军”、“豆你玩”、“蒜你狠”等闹剧,集中拍卖一直被认为是解决农产品批发定价的最好方法,1997年,广东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首次尝试引进农产品拍卖交易方式。

相比对手交易,公开透明、公正文明的拍卖交易减少了欺行霸市等恶劣行为,国内市场至今仍广泛存在此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拍卖模式进一步提高了产品标准化水平,拍卖模式缩短了农产品流通链条,把利润更多归还给生产者。

根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农产品拍卖在整个拍卖行业中的占比并不大,但是农产品拍卖近几年的发展增速却是拍卖行业中最快的。特别是2023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农产品拍卖服务列为商贸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具体内容如下:

“三十三、商贸服务业  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现代化的农产品、生产资料市场流通设施建设,种子、种苗、种畜禽和鱼苗(种)、化肥、农药、农机具、农膜、渔网具等农资连锁经营及综合服务,面向农村的日用品、药品、出版物等生活用品连锁经营,农产品拍卖服务,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农资物联网应用与示范项目建设。”


近年来,农产品拍卖交易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据中创场外商品市场管理研究院粗略统计,全国开展农产品拍卖交易的平台数量已超过1000家。


最近,海垦集团旗下海南寰球农产品拍卖中心积极对接应季上市的海垦农产品,发挥大宗农产品交易渠道的重要作用,帮助海垦特色农产品解决销售难题、卖出好“身价”。


海南是全国的“果盘子”“菜篮子”,热带农产品畅销全国。其中,海垦作为海南水果市场的重要版图,过去销售方式却较为单一,多层中间商的销售模式,让“好产品卖不上好价格”的现象时常出现。


为改变这一现状,让海垦传统农业销售模式向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转变,寰球农拍应运而生。通过建立全球化的拍卖中心,依托“线上拍卖交易、线下交付提货”的模式,围绕农业大数据、互联网与物联网等技术,把垦区热带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的供货商、购买商以及仓储物流等利益相关方有机整合及互动管理,实现热带农产品高效流通,使商品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需,进而提升海垦农产品的定价话语权。

今年红明荔枝成功拍下6.55元每斤的历史高价。

2022年12月,寰球农拍正式进入运营阶段。首轮开拍不到10秒,87吨粑粑柑就以5.882元/斤的价格成交。随后,海垦果蔬集团、海垦热作产业集团等卖方会员单位分别优选车厘子、榴莲、腰果仁等农产品进行拍卖,累计拍卖成交量556吨,成交金额达3275.87万元。寰球农拍支持现场大屏电子转盘和非现场远程拍卖,具有公开透明、交易周期短、效率更高等优势,有利于解决农产品交易中间环节多、价格波动大、信息不对称等销售痛点问题。通过不见面、无接触的模式,让多个客商共同竞拍的商品,从对手交易走向电子交易、从单一压价走向竞价溢价。

时间拉回到今天,又到荔枝上市季。近段时间,大批客商到红明荔海共享农庄进行市场调研,开出的“妃子笑”荔枝平均价格每斤在5元左右,最高价不超过6元。而通过寰球农拍这一平台,邀请多家客商参加荔枝“云竞拍”的方式,成功为70万斤“妃子笑”荔枝拍出6.551元/斤的“美荔”价格,相比当前的荔枝市场行情走势,真正实现了溢价销售。

“数字技术的应用让农业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而‘云竞拍’正释放创新动能,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海南寰球农产品拍卖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寰球农拍作为农业产业链中后端,将利用“互联网+”优势,在现货拍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产品的远程拍卖、批发交易、零售交易、订单交易等交易方式的在线化、数字化。同时,充分利用各种线下渠道的互补性,实现各种交易方式的有机集成,满足广大参与者对各种线上交易、线下交割的多样化需求。

去年2月份,中创场外商品市场管理研究院秘书长王在伟,上海致格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委会主任蒋秀海受邀到海南寰球农产品拍卖中心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寰球农拍中心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潘黎明等相关领导热情接待并参加座谈。

寰球农拍中心执行董事潘黎明对考察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带领到访来宾参观拍卖交易大厅,详细介绍拍卖系统基本功能、交易方式、拍卖品类等情况,并现场演示交易操作流程,希望以此次座谈为契机,共同寻求合作商机、促进互利共赢。

座谈会上,与会各方共话农业、共商良策、共谋发展,就各大企业现行的拍卖模式进行交流探讨,深入剖析优劣势及风险点。

王在伟秘书长提到: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网上拍卖较之传统拍卖已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经营优势,并且代表着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国内拍卖企业线上业务主要依靠外部技术平台,寻求实力雄厚的技术团队及扩大平台拍卖品类尤为重要。集中拍卖提高了交易效率,减少了交易的时间,而互联网的出现,统一了区域市场,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欧洲的花卉、水产品市场已经开始强化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竞拍,买方利用互联网监督整个流程。基于目前我国移动端用户的强大基数,未来开展手机APP交易将极大提升拍卖的交易效率,并扩大参与人群

此次座谈会干货满满,硬货多多,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为平台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为与会各方今后开启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大家表示,将不断加强互动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以数字科技赋能农业,推进智慧农业转型发展,联袂打造一个辐射全国,通达全球的农产品拍卖平台,助力名特优农产品产销对接。

作者简介:王在伟,现任中创场外商品市场管理研究院秘书长,浙江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宁波财经学院大宗商品商学院兼职教授,长期专注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行业的研究与实践。2008年进入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行业,有15年的行业工作经验,曾作为重要参与者落地推广我国第一套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保证金管理系统,曾多次代表行业向国务院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检查小组及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调研组做专题汇报。


相关链接:王在伟:“拍卖+大宗商品交易所”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