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至10日,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党的十九大以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是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必然提及的重要内容。例如,2019年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债务置换工作,强调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2020年针对疫情冲击提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并再次强调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在此基础上,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进一步突出笔墨,将“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必须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
12月13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证监会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其中一点提到,要稳妥化解债权违约风险,对“伪私募”、“伪金交所”等风险深入开展整治。
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但这却是监管层面首次公开提及“伪金交所”风险,将有助于遏制诸如地产、财富管理行业利用此类公司作为融资通道从事不合规的金融业务,减少个人、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损失。所谓“伪金交所”,是对企业名称多包涵“资产登记备案中心”,经营范围主要为“信用资产提供登记、备案、结算等”类似服务,未经省级政府批准,打着“金交所”旗号变相从事交易场所业务的一类公司。佳兆业、雪松控股及关联方、中植系旗下财富公司等诸多公司都通过“伪金交所”发行了大量理财产品。
国家监管层认为要防范地方交易场所风险,最大的问题是要把其“涉众”的属性去掉,因此P2P理财这种业态已经被全部砍掉,国发38号文以及37号文件中关于500人的限制也是针对地方交易场所涉众的问题。证监会认为,由于前些年一些地区陆续批准设立了一些从事产权交易、文化艺术品交易和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等各种类型的交易场所,但又对此缺乏规范管理,导致风险不断暴露。为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国务院于2011年11月11日作出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这就是38号文。
历次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的核心工作也都在于清掉交易场所的“集中交易”,不允许交易场所业务模式上存在涉众。地方交易场所的发展要一定稳,不能影响社会稳定。今年是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行业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净化,各类交易场所应切实担负起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重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发有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