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微信
​​研究院公众号
在我国乳业的“至暗时刻” 地方交易所应探索创新型的拍卖交易
来源: | 作者:原创 | 发布时间: 2024-09-03 | 2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奶业正处在近年来最困难的时刻。生鲜乳价格已连续29个月同比下跌,下跌持续时间是近10年来最长的一次,累计降幅达23.9%。奶牛养殖场户多数处于亏损状态,有的甚至资金断链、贷款困难。

此前7月3日中国奶业协会在武汉召开的第十五届奶业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直言,当前我国奶业正面临2008年以来最大的挑战,包括乳品消费市场疲软、原料奶供应过剩等情况。

乳制品是大宗商品交易中波动最大的商品之一。从奶农到供应链末端的客需要一个流动性更强的乳制品交易环境可以兼容更多金融工具的使用,让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更好地管理价格波动。

目前乳制品期货及衍生品的交易所都在境外,有新西兰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欧洲商品期货交易所三家,新加坡交易所于2021年11月29日起上市新西兰交易所乳制品期货及期权合约,乳制品合约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以来,因其可以帮助乳制品行业高效管理价格风险的特性,得到了乳制品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针对牛奶价格下跌,奶牛养殖户进行风险对冲,到底有什么办法呢?应对牛奶价格下跌,目前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因为牛奶与目前国内已上市期货品种的关联度不够,很难真正实现风险对冲。境外衍生品市场中有与生鲜乳相关的期货品种,主要包括干乳清、脱脂奶粉、三级牛奶、四级牛奶等。但境外期货对国内现货价格的发现功能不强,二者在短周期内相关性不高,价格走势差异较大,建议审慎使用外盘来对冲风险。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是全国重要的奶源基地,行业的冲击让这座“奶城”同样也感受到了巨大压力,特别是位于产业链最前端的养殖户,正面临着严峻考验。自去年8月以来,青岛市统筹财政资金,开始在莱西试点生鲜牛乳目标价格保险(以下简称“生鲜乳险”)。最终出台的生鲜乳险项目分期实施,每期为1个月,保费由投保主体即养殖户承担20%,政府财政补贴80%,补贴上限为2000万元,可为9.6万吨生鲜牛乳提供风险保障3.5亿元,帮助奶农缓解“收入不抵成本”的生存压力。

完全靠政府补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因为国内期货交易所没有乳制品品种,保险机构也无法通过“期货+保险”的方式来对冲自身的风险,那么国内已开展乳制品交易的大宗商品交易所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风险对冲的平台呢?答案是否定的。

2022年2月28日,黄油品种现货交易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正式上市。这是该品种首次在亚洲地区登陆交易平台,标志着我国作为黄油进口大国,向掌握该品种甚至整个乳制品等大宗商品的国际话语权迈出重要一步。交易市场将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乳制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企业,提供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线上交易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希望价格能够自由生成,以物流相关配套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够优化整个进出口产业结构,进而形成中国自己的黄油市场的现货价格。

目前,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还不能开展带有金融属性的交易,只能开展现货挂牌、单向竞价和商城等业务,因为其还未取得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复。

2024年5月20日,内蒙古青城乳业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正式获批,迎来开市。内蒙古青城乳业交易中心是由内蒙古青城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伊利、蒙牛、优然牧业、现代牧业等国资平台与行业龙头,共同发起设立的。交易中心重点聚焦饲草、饲料原料、精饲料、营养剂、大豆、马铃薯、活牛、农机等乳产业链重点产品,逐步建设覆盖生鲜乳、生鲜乳粉、奶酪等全产业链的交易品类体系。构建挂牌模式、竞价模式、产能预售模式、调期模式以及网上商城,并提供交易交收、检验检测、仓储物流、金融配套、行业咨询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2020年5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交易场所管理办法》的通知 内政发〔2020〕6号,办法第22条明确提出:商品现货类交易场所及交易品种的设置应当立足现货,具有产业背景和物流等配套措施;交易客户限定为行业内企业交易必须全款实货;不得擅自上线未经批准的交易品种;上线品种的交易价格应当基于买卖双方真实交易达成,反映现货市场价格,不得依据任何其他市场行情或价格指数组织交易,不得虚构或操纵价格行情,交易应当基本能够完成交割并用于生产经营交易场所不得开展分散式柜台交易模式和类似证券发行上市的现货发售模式,不得开展连续集中竞价交易

内蒙古地区对现货交易场所的监管极其严格,已经完全砍掉了平台的金融属性,在现有政策条件下,内蒙古青城乳业交易中心与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所实现的功能基本一致。

国内开展乳制品的大宗商品交易所无法开展带有金融属性的交易,但是却可以深入研究“商务部3号令”支持的单向竞价业务。国际上很多农特产品的定价都是通过拍卖交易实现的,比如荷兰的鲜花拍卖和北欧的毛皮拍卖,当然乳制品的定价也是通过拍卖来实现的。

例如:全球大部分的毛皮生产主要集中于北欧、北美,特别是高档些的毛皮水貂和狐狸毛皮等。在欧洲和北美都有很健全的皮毛拍卖机制。1672年,伦敦,某咖啡馆。昏黄的烛光下,3000张海狸毛皮被分为30份,用竞价的方式进行销售。一支蜡烛被刻上标记,当火苗燃烧到标记时,投标即告结束。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场毛皮拍卖会。

目前,世界毛皮原料的绝大部分成交都是以拍卖的形式达成的,这是历经了300多年长期贸易的过程形成的,也是进行毛皮定价的最有效方法。一定意义上,“毛皮拍卖”已经成为了中国普世价值,非拍卖不能谈毛皮,非分级不能拍卖。

新疆持牌大宗商品交易所“新疆中亚皮毛交易中心”多年来一直在拍卖交易的领域进行着深入的探索和学习。中创场外商品市场管理研究院与新疆中亚皮毛交易中心、裘源国际集团(霍尔果斯)有限公司、河北蠡县裘皮新城及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等单位不断交流,并带领相关单位外出考察。

GDT是英文Global Dairy Trade的简称,其中文名为“全球乳品价格指数”,这是近十年以来全球所有畜牧业大国用以衡量乳制品价格最重要的参数;

它的涨跌不仅让新西兰、荷兰和澳大利亚这种传统乳业出口大国颇为关心,也让中国大陆这样的乳制品净进口地区对其“操心不已”。GDT指数由全球乳业贸易平台发布,这个平台由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Fonterra为首的国际乳制品卖家组成。卖家联合体一个月组织一次乳制品拍卖,而买家遍及全球将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最终的GDT指数由乳制品的供需能力和拍卖的最终定价来决定,拍卖价格直接影响全球乳制品定价。所以说,GDT指数实际上是全球乳制品市场现货价格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期货价格,以及供需关系的风向标。

那么乳制品是如何进行拍卖的呢?

其实没什么神秘的,就像一场标准的拍卖一样,买家们都报出自己的价格和需求量,交易平台自动进行撮合,如果所有买家的总购买需求大于所有卖家的总供货需求,那么价格就会继续上涨,在上涨的过程中,出价比较低的买家就会“下车”,而他们提交的“购买量”就会从系统中撤出(这时候总购买量开始下降);经过几轮的涨价后,当“还在车上”的买家需求量与卖家的供货量相匹配(供需平衡)的时候,交易平台发出VOLUMN ON OFFER信号,此时拍卖结束。所有出到这个价格的买家,都可以购买到由卖家提供的乳制品。

反之,如果目前市场形式不好,供大于求,买家出价很低,那么可能卖家之间就会产生“踩踏”,大家彼此降低供货价(毕竟乳制品不是铁矿石,过了保质期就一文不值),直到交易平台的VOLUMN ON OFFER信号发出,拍卖结束。无论拍卖结果是涨是跌,乳制品交易平台都会发布GDT指数,并公布与上一次拍卖结果的涨跌幅百分比,供所有参与这个市场的交易者进行参考。

综上所述,传统的拍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大宗商品交易所应积极探索新型拍卖交易,突破时空的限制,依托交易所平台实现乳制品的价格发现,同时在开展拍卖之前,要制定适合线上交易的乳制品拍卖标准。

近期,中创场外商品市场管理研究院秘书长王在伟入选了全国拍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并到北京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王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王在伟提出国内农特产品的大宗商品交易所对于拍卖交易的需求非常大,当前的主要工作是建立农特产品拍卖交易的标准;王波会长提议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利用多方力量和资源共同探索农特产品的新型拍卖交易。

延伸阅读:

全国拍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 / TC 366)(以下简称"拍卖标委会")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在全国范围内负责拍卖业务等领域标准化工作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拍卖标委会成立于2008年10月,业务指导单位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商务部,秘书处设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拍卖标委会的宗旨是系统研究和编制拍卖行业标准,不断完善拍卖标准化体系,促进拍卖标准化工作持续发展,推动我国拍卖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拍卖标委会已累计发布实施了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9项、团体标准2项,1项国家标准已报批审查。我国拍卖标准化体系已基本形成,在推动拍卖业规范化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关链接:“拍卖+大宗商品交易所”未来可期

中创场外商品市场管理研究院秘书长、浙江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宁波财经学院大宗商品商学院兼职教授 王在伟/文


作者长期专注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行业的研究与实践。2008年进入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行业,有16年的行业工作经验,曾作为重要参与者落地推广我国第一套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保证金管理系统,曾多次代表行业向国务院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检查小组及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调研组做专题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