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微信
​​研究院公众号
王在伟:量化交易已占大宗商品电子盘交易量的90%以上
来源: | 作者:原创 | 发布时间: 2022-02-05 | 277 次浏览 | 分享到:

神秘的量化基金


从80年代出现至今,量化投资基金在华尔街仍然是一股非常神秘的力量。在美国,量化基金募集门槛很高,只向少量合格投资者开放,其投资策略也不会对外披露。


传奇人物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可以说是量化投资的标杆人物。通过将数学理论巧妙融合到投资的实战之中,西蒙斯成为了投资界中首屈一指的“模型先生”。由其运作的大奖章基金(Medallion)在1989-2009的二十年间,基金实际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60%以上。


这样的业绩表现,比同期标普500指数年均回报率高出20多个百分点,即使相较金融大鳄索罗斯和股神巴菲特的操盘表现来说,也遥遥领先十多个百分点。



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是在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该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仍可稳稳保持在80%左右的惊人水准,在超级熊市中,这样的收益是其它类型基金根本无法想象的。西蒙斯通过将数学模型和投资策略的有效结合,逐步走上神坛,也开创了由他扛旗的量化交易时代。    


什么是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通常是指,以先进的数学模型替代人为的主观判断,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庞大的历史数据中海选能带来超额收益的多种“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极大地减少了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影响,避免在市场极度狂热或悲观的情况下作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程序化交易则指的是,根据特定的交易数据、数理模型、交易策略等利用计算机系统寻找交易机会并致性交易指令的技术手段进行的交易。程序化交易按照交易频率可以分为高频和低频交易,按照交易目的可以分为套利、策略、做市、算法交易等。


量化交易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量化交易相对海外市场起步较晚却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二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量化投资增长迅猛,量化私募总规模已经迈过1万亿关口。百亿量化私募已增至24家,部分量化私募规模超500 亿。


量化交易在2021年迎来了高光时刻,不论是成交量还是收益率都大放异彩,在资管市场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


当前量化基金已成为A 股市场一只重要力量,量化算法引发交易趋同、加剧市场波动等现象已受到监管关注,新型交易规范和监管问题被提上日程。2021年9月6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第60届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上致辞时,对当前发展较快的量化交易表示了关注,并提示交易所注意新型交易方式的监管问题。他表示,在成熟市场,量化交易、高频交易比较普遍,在增强市场流动性、提升定价效率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交易趋同、波动加剧、有违市场公平等问题。 最近几年,中国市场的量化交易发展较快,对于入市资金结构和新型交易工具的问题,需要做出思考。


量化交易发展再快,也总是离不开监管机制的保驾护航。无论是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市场、欧洲市场、中国香港市场,还是发展中的澳洲市场、印度市场,均对程序化交易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量化交易高度依赖于市场流动性,交易量通常不会超过全市场流动性的30%,这基本上是目前A股交易容量的上限。多数行业人士认为,目前量化交易对A股市场的交易量贡献在20%左右。但在美国市场,量化交易的占比已超过七八成。


在国内地方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这各领域,量化交易中的高频刷单模式在很多平台上都有,据中创场外商品市场管理研究院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采用订单模式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中的量化高频交易已经占到总交易的90%以上,这个占比欧美成熟市场的比率都高。


随着高频交易规模的增加,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整体成交量不可避免地会被放大。量化本质上赚的都是其他市场参与者的钱,特别是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人的钱。如此一来,就破坏了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客户结构,地方平台的容量本来就小,最后只剩下一群刷手续费赚钱的代理公司,这真的是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想要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