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大宗商品和外贸市场,全国政协委员、物产中大副董事长张波持续为行业和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今年全国两会,张波提出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场所创新交易模式“先行先试”的建议。
现阶段,传统的大宗交易模式包括现货的招拍挂交易(类招标、类拍卖、挂牌)等,已经基本实现了线下贸易转化为线上交易的目标。但张波认为,这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对于提高交易效率的实际需求,未能给现货交易场所带来充分的流动性。因此,她认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模式还需要创新,在今年全国两会中提出了“关于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场所创新交易模式‘先行先试’的建议”。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资料显示,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处于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方阵:油气企业超过8000家,年贸易(交易)规模突破8800亿元,油品储备能力达4600万吨,炼油能力达7000万吨/年。
张波对记者表示,之所以提出让浙江省“先行先试”,主要是浙江省肩负着“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浙江自贸试验区致力于打造“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提升我国油气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和价格影响力,具备创新交易模式“先行先试”的基础。
具体到实施上,张波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探索试行集合竞价、电子撮合、连续竞价、做市商等交易方式;参照货物期货的征税办法,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进而提升交易活跃度,增强交易场所的资源配置能力。二是建议与国际交易市场相关法律接轨,加快制定出台《期货和衍生品法》,配套现货交易场所的法律法规,完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法治环境,完善国际投资者参与境内大宗商品交易的配套法律法规,推动交易场所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