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微信
​​研究院公众号
王在伟:大资管背景下,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与期货公司的合作点在哪里?
来源: | 作者:原创 | 发布时间: 2022-04-18 | 280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资产也逐步增加,如何让这些资产保值增值就是一个大学问。于是近些年来,有一个词非常火,叫做资管,也就是资产管理的意思。但资管不是谁都能做的,也不是谁都能做好的。为了规范市场,2018 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不符合要求的机构需要进行整改,整改的过渡期是到2020年12月30日。但由于受到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很多机构无法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于是,监管机构在2020年7月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2022年1月1日,过渡期结束,资管新规正式实施!自资管新规实施以来,百万亿规模的资管行业也随之进入同一监管时代,踏上回归本源之路。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一个“7+7+4”的格局,即:7家主流金融机构,7家非主流金融机构和4家准金融机构。


资管新规中所涉及的资产管理机构通常是指如下7类:金融机构,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管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管业务就是由这些金融机构作为受托人,接受投资者的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


2020年12月31日,央行正式发布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该《条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地方实施监管,谁审批、谁监管、谁担责”的原则,将地方各类金融业态纳入统一监管框架,强化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7+4”类金融组织一般是指属于地方性、专业性公司为主的非主流金融组织。其中,“7”指的是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4”则指的是地方各类交易场所、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公司、社会众筹机构。


期货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类,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


大资管背景下,对期货公司资管来说,作为大资管行业的后来者,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资管业务起步晚,没有财富管理规模的积累,也没有具有规模的财富管理客户的沉淀;市场对期货及衍生品的认知不够广泛,期货资管业一直都没有为大众认可,定位比较特殊,受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关注都较少,期货资管在在自主管理方面也一直没有走出自己的特色。这些因素使得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发展相对缓慢。


从2015年至今,期货资管经历了从行业瞩目到冷静发展的过程,资产规模也从几千亿到1200亿,真正的从通道业务模式转为内功修炼模式,对很多期货公司来说,在适应资管新规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找对发展方向,形成并发挥自主管理的特色。


地方各类交易场所作为“7+4”类金融组织一直有省级人民政府来监督管理,而资管新规的对象以主流金融机构为主,因此,地方各类交易场所前几年钻了监管的空子,在各方力量的参与下逐渐成为假理财、伪私募的避难所和下水道,总规模数万亿元,涉及投资者百万计。典型的案例便是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以“融资融货”的名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上百亿。2020年12月31日,央行正式发布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发布意味着原先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的“7+4”类金融组织正在被全面纳入金融监管。


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公开性,平台上集聚了众多的产业客户,平台的核心功能是为产业客户降本增效,基于线上供应链融资在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形成的闭环,期货公司可考虑与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合作,通过开发创新CTP和ABS等产品形成特色化发展。同时,期货资管的优势是具有独特的逆周期和对冲交易的特点,对大宗商品走势敏感度较高,和权益类市场低相关,可以很好满足大类资产配置和宏观对冲需求。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期货公司的资管计划能给投资者提供更高的收益,是因为它少了不少中间环节。同样一个融资项目,如果走其他通道,需要给通道方2%,甚至更高的费用,另外还要给代理销售的机构1%,甚至更高的费用。一般而言,大多数资管产品最终募集到的资金,至少有5%要用在中间环节上。而期货公司资管计划绕开了中间商,费用就能节省不少。所以,同样的融资成本,体现在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方面,资管计划的收益率就会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