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是化学肥料的简称,是以矿石、酸、合成氨等为原料经化学及机械加工制成的肥料。化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保障。化肥在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占40—60%。我国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肥主要分为三大类:氮肥、磷肥和钾肥。在氮磷钾三大基础肥中,氮肥占的比例最大,在氮肥中,尿素占的比例最大,所以说尿素是最大的化肥品种,尿素产量大约占我国化肥总产量的42%。2019年8月9日,酝酿长达10年、备受业内外关注的尿素期货,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
国内第一家交易尿素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是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青交所尿素订单现货交易自2009年3月12日试运行,5月16日正式交易,已历时11年;交易客户超过6000家,最高峰时期日成交量突破30万吨,月交割量突破10万吨。在郑商所没有上尿素期货之前,可以说青交所就是全球最大的尿素电子盘。
近年来,还有三家持牌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涉足了尿素这个品种。
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尿素品种于2019年3月28日获批。
河北自贸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尿素品种于2021年10月获批,并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上线。
新疆中亚商品交易中心尿素品种于2022年2月23日获批。
既然郑州商品交易所已经上市了尿素期货品种,那么地方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再做尿素这个品种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国期货市场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商品金融期货、期权场内场外协同发展的多市场格局。但当前期货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市场参与者结构还不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健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期货市场的定价能力交易能力不强,大宗商品价格的全球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还需要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规则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
期货市场的核心功能是场内定价,交易的是标准化的合约,但产业客户的需求是多样化、非标化的,这个矛盾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的不匹配:期货合约标准化和企业个性化的需求不匹配;期货市场高度集中和现货市场分散经营不匹配;期货市场单一风险控制方法和企业综合风险管理需求不匹配。
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与期货交易所都是我国多层级大宗商品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交易所作为场内市场,交易的都是标准化合约;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作为场外市场,交易的都是非标准化的仓单和衍生品。
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非标准化的仓单和实物,产业客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品种的非标化更能提高产业客户参与交易的积极性;二是区域性定点交割,期货交易所做的是全国市场,在交割领域的交收匹配无法指定交割仓库,这提升了产业客户的交割成本,而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可以实现确定区域,确定仓库的交割。期货交易所重交易,轻交割,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应该在交割环节多下功夫,与期货交易所联动,共同解决大宗商品交易流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