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社会金融秩序基本实现“由乱到治”转变。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发布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加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过去5年立案查处非法集资案件2.5万起,涉案金额1.56万亿元。深入推进P2P网贷专项整治工作,约5000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无牌照互联网资管机构、支付机构、股权众筹平台、网络互助平台全部清退。全面推进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攻坚战,吊销800多家各类交易场所。
然而近一年以来,有极个别地方交易场所开展涉众性质的非法集资业务,比如“种树理财”项目,这需要引起监管部门的格外重视,防止发生涉众型风险。
这种“种树理财”项目一是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以高回报为诱饵,涉及的资金量大,涉及面广,严重冲击正规金融机构合法业务,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二是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项目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诱惑性,导致涉案集资参与人人数众多。由于案件侦办和追赃挽损难度大,集资参与人很可能血本无归。《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明确,“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三是严重影响政治安全。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活动往往以“乡村振兴”等名义,行违法犯罪之实,既影响了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又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更增加各地政府维稳压力。部分集资参与人为减少损失,恶意污蔑党和政府,挑唆参与非法集资群众采取违规违法方式维权,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证监会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严厉打击各类交易场所以交易为名,行融资之实的行为,特别是非法集资的行为已经严重触碰了国家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的红线。地方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非法集资往往有一定的实物和商品,但是会通过控制操作平台价格,将某些业务包装成理财产品向社会公众出售来非法吸纳资金,并承诺较高的固定年化收益率。
2021年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虽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是外部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潜在风险挑战仍然存在,防控金融风险不能有丝毫懈怠,各类交易场所应提升政治站位,严格防控非法集资、非法代币等金融风险,全面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全局性和主动性。一是专注主业,严格遵守地方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和防范非法集资等相关政策要求。二是筑牢堤坝,守住红线。三是要以合规为底线,推动交易场所规范化可持续和发展。四是金融创新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要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