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类交易场所,一般是指依法依规设立,从事文化产权、农村产权、知识产权、碳排放权、矿权、文化艺术品权益、金融资产权益等交易的交易场所。
权益类交易场所多年前在邮币卡领域以及金交所领域的乱象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清理整顿,邮币卡类交易场所在国内基本绝迹,剩下的一部分已经转移到了香港继续展业;金交所的涉众风险也继P2P之后,被监管层迅速扑灭。不久前,证监会又发起了集中整治“伪金交所”和“产权交易所”的活动。5月13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了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组织召开“伪金交所”专项整治和交易场所风险处置工作视频会议的内容。其中重点提出,要高度关注非标债务融资活动转道产权交易场所的现象,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发现涉嫌违法犯罪活动的,及时移送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值得关注的是,近一年以来权益类交易场所中的某些平台涉足的数字藏品NFT领域和“种树类”权益交易领域又酝酿了巨大的涉众风险,一旦暴雷,极容易产生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近日,福建省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工作小组发布了关于防范NFT违规风险的提示函,《提示函》指出,近期市场出现大量NFT产品,NFT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应用,金融化后容易与诈骗、炒作、洗钱等非法活动关联,引发连锁风险。要求福建省交易场所不得未经批准从事NFT交易。“目前我省尚未批复任何交易场所从事NFT相关业务,交易场所不得擅自上限NFT相关交易品种、违规从事NFT相关交易。”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提出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防止价格虚高背离基本的价值规律,支持正版数字文创作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证监会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严厉打击交易场所以交易为名,行融资之实的行为,特别是非法集资的行为已经严重触碰了国家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的红线。“种树理财”项目一是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以高回报为诱饵,涉及的资金量大,涉及面广,严重冲击正规金融机构合法业务,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二是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项目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诱惑性,导致涉案集资参与人人数众多。由于案件侦办和追赃挽损难度大,集资参与人很可能血本无归。《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明确,“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三是严重影响政治安全。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活动往往以“乡村振兴”等名义,行违法犯罪之实,既影响了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又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更增加各地政府维稳压力。部分集资参与人为减少损失,恶意污蔑党和政府,挑唆参与非法集资群众采取违规违法方式维权,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虽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是外部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潜在风险挑战仍然存在,防控金融风险不能有丝毫懈怠,权益类交易场所应提升政治站位,严格防控非法集资、非法代币等金融风险,全面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全局性和主动性。一是专注主业,严格遵守地方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和防范非法集资等相关政策要求。二是筑牢堤坝,守住红线。三是要以合规为底线,推动交易场所规范化可持续和发展。四是金融创新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要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