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微信
​​研究院公众号
王在伟秘书长一行到访浙江海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来源: | 作者:原创 | 发布时间: 2021-07-21 | 371 次浏览 | 分享到:

7月20日,中创场外商品市场管理研究院秘书长王在伟、贵州汇通盛世商品交易中心总经理孙静一行到访浙江海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考察调研,浙江海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总经理方奕等高管热情接待并参与座谈。



方奕表示,浙江海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于2017年4月揭牌,是浙江省海港集团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打造全球一流大宗商品储运交易加工基地的指示精神牵头,与中国工商银行、南华期货共同组建的大宗商品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海港大宗将主要依托宁波舟山港大宗商品物流集散的优势,以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服务为切入口,以仓储监管、仓单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信息报价等功能为基础业务,为市场提供信用管理服务和现货交易服务,并通过仓储、物流、银行、保险、期货公司等机构向平台客户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海港大宗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为大宗商品贸易主体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为目标,努力发挥好第三方平台特有的公信力,逐步打造成大宗商品贸易生态链综合服务提供商。



王在伟提出,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功能就是组织交易,通过配套服务来盈利,而不是通过交易盈利,通过交易盈利是证券、期货市场做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以交易为切入点会面临很大的难度,因为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能源和化工的产业客户需求比较多,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要解决产业客户为什么要到线上来交易的问题。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可以提供各种服务产品去带动交易,实体产业的参与者是产业客户,产业客户的痛点有很多,如果不去解决客户的痛点,客户没有上线交易的动力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要深入一线去了解产业客户的需求是什么?痛点是什么?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客户才会到平台上来交易。在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转型升级中,供应链金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和切入点。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有着较强的金融属性,平台客户对资金的需求强烈,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要加快发展在线供应链金融,通过给平台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由此加强产业客户对平台的黏性,提高平台的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