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在不同场合均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严控交易场所数量始终是清理整顿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交易场所总体上仍呈“小散弱”格局,服务能力不强。交易场所建设要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监管能力相匹配,破除无效供给、减量提质,审慎论证拟设新交易场所。
目前,经过清理整顿后得到保留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数量在200家左右,但全国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部分交易场所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各地交易所在项目和品种的规划上没有有效的统一,各种同类交易所层出不穷,而且即使全国不同的交易所之间,所上的品种都雷同。从行业的现象看,全国各地的交易所都在数量和规模上下功夫,造成了交易所的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各家交易市场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另外,部分区域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薄弱,资源配置功能未充分释放。大部分交易场所业务仅停留在交易环节,未能形成全产业链服务体系,缺乏市场紧缺服务,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有限,对实体产业发展未能起到应有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针对上述情况,证监会要求省级人民政府应结合交易场所总体规划制定具体整合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交易场所按类别有序整合,原则上一个类别一家。批设程序完备、股东产业背景强、持续合规经营、盈利模式清晰的交易场所可确定为整合主导方。违法违规问题严重或整改不力的交易场所,应予撤销关闭。缺乏产业背景和物流等配套措施、上线的交易品种与当地产业无关、没有现货基础和有效市场需求的商品类交易场所、应予撤销关闭。合法合规的同类别交易场所,应采取有效措施整合为一家交易场所。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运营团队、网络舆情、股东背景和政府批文等六个方面综合分析,以下四家持牌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发展稳健,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服务实体产业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公司财务指标良好,地方政府大力扶持。
1、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
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于2015年5月12日正式成立,由物产中大集团和舟山市政府的联合牵头组建,是浙江省政府批准的全省唯一一家专业从事石油化工产品交易服务的交易平台,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中“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的基础平台。浙油中心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若干措施》相关部署,深化与上海期货交易所期现合作,共同构建“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外、境内与境外、线下与线上”互联互通的多层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合力建设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助力提升我国以油品为主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增强价格影响力。
2、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
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公司总部位于山东省菏泽市。交易中心是由山东省属国企山东水发天源集团、菏泽市属国企菏泽交通集团牵头组建的国有控股企业。交易中心经山东省金融办批准,依托菏泽周边丰富特色农产品资源,坚持“立足现货、服务现货、提升现货”的理念,开展“介于现货和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是一家功能完备、交易便捷、市场认可度高的大型综合性商品交易场所和金融服务中心。
3、新疆煤炭交易中心
新疆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前身为新疆煤炭交易所,成立于2012年11月6日,是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函【2010】241号和自治区金融办批准设立的全疆唯一具有煤炭现货交易资格的电子交易平台。公司主要股东有新疆自治区国资委一类企业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密市国资委企业等,目前注册资本5.672亿元。在“一带一路”国家政策下,新疆“疆煤外运”的战略规划下,新疆煤炭交易中心将作为煤炭资源电子交易的主要承接平台,服务于政府和企业。
4、广东塑料交易所
广东塑料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唯一一家塑料电子交易所,面向国内外塑料企业提供现货电子交易、物流、代理采购、信息和技术服务。塑交所各项业务发展迅猛,已发展成为全国客户规模、交易规模最大、交易品种最齐全的塑料现货交易中心。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电子商务城市电子商务专项试点”等称号,全国首家发布的塑料商品价格指数“塑交所·中国塑料价格指数”被誉为“中国塑料第一指数”,已成为我国塑料原材料的价格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