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办公室原处长胡经生,在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会上提出:
38号文提出大宗商品交易所未来应回归现货市场。在当前商业环境和法律框架下,大宗商品交易所采用电子商务模式,嫁接供应链管理、物流仓储、银行业金融机构交易结算等职能,已具备实现利用新兴技术重构商业模式,实现商品批发贸易的集中交易、集中物流和集中结算和提高综合管理、业务运转效率,降低运营成本。38号文是鼓励通过拍卖发现商品价格,而不是集中交易。交易场所提供物流配送、融资等服务赚取利润。因此,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功能就是组织交易,通过配套服务来盈利,而不是通过交易盈利,通过交易盈利是证券、期货市场做的。所以国外的大宗商品交易所交易模式就是拍卖,不是集中交易,国外的标准化交易都是在期货市场,受到国外期货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但是,交易场所把信息挂在盘面上发布,有一个信息发布的功能,有个价格指引的作用,通过这个信息安排商品的生产和物流配送,当然通过拍卖也能发现价格这是比较符合国家政策法律的。
当然如果将来某个大宗商品交易所在其所交易产品方面做到这个行业里比较权威了,是能够通过仓单串换实现期现套利的,但这不是交易商本身去做的,而是通过其旗下的一些风险管理公司来提供服务,帮助客户进行期货和现货仓单的串换,期货公司拿到大宗商品交易所的非标准化仓单后能在期货市场进行对冲。还有一个就是仓单融资,若大宗商品交易所的仓单不易转让出去,客户手头又急需资金,客户可以通过仓单质押来融资。还有比如说定价、基差服务,现在很多期货公司的风险子公司来做的。另外,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做衍生品交易,例如远期、互换等等。
在由山东省金融局主办的“山东省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发展与风险管理研讨会”上,中创场外商品市场管理研究院秘书长王在伟提出:
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核心功能之一是交易功能,但是如果平台以交易为切入点会面临很大的难度,因为大宗商品特别是金融能源和化工的产业客户非标化的需求比较多,平台要解决产业客户为什么要到线上来交易的问题,换言之就是要给他们提供交易的动力。在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转型升级中,供应链金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和切入点。
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有着较强的金融属性,平台客户对资金的需求强烈,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要加快发展在线供应链金融,通过给平台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由此加强企业客户对平台的黏性,提高平台的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