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微信
​​研究院公众号
地方交易场所与期货交易所共建场外平台 持续深化期现合作
来源: | 作者:原创 | 发布时间: 2021-06-23 | 260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宗商品交易所是新型现代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其的使命,大宗商品交易所要向下扎根,以仓单交易为突破口,打通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9月7日,国务院批复称,原则同意《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加强金融服务领域改革创新,推动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等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依法合规探索开展非标准仓单交易等多种交易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商品定价机制。

 

探索开展非标准仓单交易等多种交易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商品定价机制的意义是为了充实完善大宗商品交易的市场化交易和定价机制,有助于形成国际、国内市场的一致预期,同时也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使得商品价格更能反映市场真实供求。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国内大宗商品交易所是如何参与三大期货交易所场外仓单平台建设的。

 

一、浙江海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大连商品交易所


12月8日,大商所发布《大连商品交易所非标仓单业务管理办法(试行)》,对非标仓单的定义、业务流程等进行了明确,为大商所即将上线的非标仓单业务奠定了制度基础。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线非标仓单业务是大商所围绕场外市场“一圈、两中心”建设目标、拓展场外市场体系、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建设多层次衍生品市场体系,将进一步发挥期货功能,加快建设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的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为实体产业提供更个性化、更专业的衍生品服务。

 

12月15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场外市场“一圈、两中心”建设启动,推出非标仓单交易业务。大商所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期货市场,在全球衍生品交易市场中举足轻重。浙江海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所属的浙江海港集团旗下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海港大宗是浙江地区重要的现货交易市场,也是国内铁矿石日间报价的重要行情提供者之一。双方信息互换合作正式落地,海港大宗现货行情在DCE财讯通现货专区正式上线,标志着双方将为铁矿石期现货市场提供更加真实、高效、便捷的价格指导,推动形成期现价格集聚、多种价差明显细分的多层次价格体系。


浙江海港大宗以价格信息中心建设合作为切入点,强化与大商所战略合作,更好发挥期现两端功能,推动铁矿石期现货市场联动,助力铁矿石国际定价中心建设。大商所深化与海港大宗等区域性现货市场合作,将引领大宗商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


2019年12月12日下午,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和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下称浙油中心)合作的“浙油中心报价专区”在上期标准仓单交易平台成功上线。此次浙油中心和上期所合作在上期标准仓单交易平台开通“浙油中心报价专区”,是深化落实与浙江省政府战略合作的一次有力探索,是推动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外、线上与线下、境内与境外等市场互联互通的一次有益尝试。


截至今年11月,上期标准仓单平台“浙油中心报价专区”共发布报价信息近3000条,累计实现汽柴油、橡胶等交贸易量超10万吨,贸易额近8亿元。依托“上期标准仓单浙油报价专区”,浙油中心逐步实现上期大宗与浙油中心交易系统互联互通,为探索打造“双交易池”和仓单互认互挂奠定基础。


2020年11月10日,在浙江舟山召开的共建长三角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推进会上,上海期货交易所战略入股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共建长三角期现一体化交易市场。物产中大集团将其持有的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10%股权,协议转让给上海期货交易所全资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据悉,这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首次对证监会系统外地方机构进行股权投资。


2020年12月9日,天然橡胶延伸仓单交易在上期标准仓单交易平台成功上线。这是上期所从标准仓单迈向非标仓单领域探索的第一步。业务推出后,天然橡胶标准仓单超过在库交割有效期限可转作延伸仓单。


三、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郑州商品交易所


2019年11月21日下午,由郑州商品交易所所主办,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棉交中心)协办的“仓单点价交易推广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棉花仓单率先首期上线交易。本次会议以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与棉交中心平台的对接共享为契机,依托基差点价交易平台,探讨如何为规模巨大的棉花仓单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交易渠道,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棉花产业客户。


郑商所的5年规划中提到要促进场内场外协同发展、期权与期货均衡发展,努力提供精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今年,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支持产业基地、与第三方交易平台对接提供线上工具和基差服务,促进仓单融资更便捷高效、降低融资成本。接下来,郑商所将进一步丰富平台工具种类、探索中央清算模式、为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供线上登记和清算服务、挖掘期现货仓单串换机会,为期货现货建立统一完善的大市场。


那么如何提升场外仓单交易平台的流动性?我们以大连商品交易所为例来说明一下。


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非标仓单业务管理办法(试行)》,非标仓单可分为仓库非标仓单和厂库非标仓单。其中,仓库非标仓单是交收仓库对入库商品确认后按照规定程序在平台上签发给货主的提货凭证;厂库非标仓单是指交收仓库按照规定程序在平台上签发的提货凭证。非标仓单生成后即以电子形式存在于场外综合服务平台,交易所、客户及交收仓库等通过平台办理业务。


仓单注册和交易流程上,申请注册仓库非标仓单的客户应提交仓单注册申请,按模版填写信息。仓库对入库商品的货权及品种、数量信息进行确认后,在场外业务系统上补充仓库地址和仓储位置等仓储信息,签发仓库非标仓单。货主对仓库签发的非标仓单进行确认后仓单生效。申请注册厂库非标仓单,厂库应在平台中按非标仓单模版填写信息,签发厂库非标仓单。注册后,企业根据业务需要,灵活选择卖方挂牌、协商挂牌、买方挂牌三种交易方式。挂牌卖方和摘牌买方均需缴纳交收保证金,交收保证金比例由卖方在挂牌时确定,以此保障双方诚信挂单、按约交收和友好协商处理争议。


同时,《办法》对非标仓单交收仓库进行了规范。交收仓库是指经交易所认可、为非标仓单登记管理提供服务的法人,分为仓库和厂库。企业申请成为仓库或厂库,经大商所审批后开展非标仓单的登记管理业务。业务上线初期的非标仓单交收仓库将面向大商所相关品种的指定交割仓库招募。


整体而言非标仓单交易流程和传统贸易以及标准仓单业务相比没有明显差别,便于企业理解、消化和参与。非标仓单业务的优势在于,仓单生成环节中客户可以指定时间、地点、品牌、型号交货等信息,针对性更强、资源匹配度更高。


场外会员是指经过大商所批准在大商所场外综合服务平台从事场外交易业务及相关活动的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场外会员分为交易会员和服务商会员。其中,交易会员是指可以在大商所场外综合服务平台上进行交易的会员,服务商会员是指可以为交易会员达成交易提供介绍等服务的会员。交易会员申请主体需满足规定的财务指标要求,对应年度生产、加工、贸易、消费量等要求。


大商所组建的场外交易会员体系包含两类企业,一是从事现货生产经营的产业企业,主要承担着现货流动性创造者的角色,依靠自身庞大的现货购销需求,为平台提供强有力的现货流动性支撑;二是具有金融背景的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自身在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对冲能力和资本实力,为平台提供更强的策略流动性支撑。两者的责任和义务相结合,便能够充分激发场外会员体系活力,在提供强有力的现货和策略流动性的同时,更好地助力国家产融结合。


期货交易所与地方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合作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举措,仓单交易平台的设立是真正帮助产业客户提高交易效率、规避风险的新工具;而对于地方大宗商品交易所来说,与期货交易所的合作将提升自身业务的合规度,增加新的业务盈利点,充分发挥为实体产业服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