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模式是通过单向竞价原理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系列机制,这些机制具体包括主体参与机制、价格形成机制、支付结算机制、质量控制机制等。目前,最流行的拍卖方式分为四种:一是英国式拍卖,即叫价不断上升的增价拍卖。二是荷兰式拍卖,即叫价不断下降的减价拍卖。三是第一价格拍卖,即竞拍者在规定时间内,各自独立提交标书,价高者得。四是维克里对这一方式进行改进,物品仍归密封式拍卖中最高价叫价者,但成交价为第二高报价。
普通老百姓可能都听过拍卖,但真正让大家熟知及认识到拍卖地位的还要从这几个人说起:
诺贝尔经济学奖
2020年,威尔逊和米尔格罗姆的拍卖理论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诺奖委员会在陈述颁奖理由时指出,两位学者完善了拍卖理论,并发明了拍卖的“新形式”。“他们运用自己的见识,为难以用传统方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设计出新拍卖形式。他们的发现,使世界各地的卖方、买方和纳税人受益。”颁奖辞中这样写道。拍卖更重要的意义是将资源匹配给更适合的人。
罗伯特·威尔逊(左)与保罗·米尔格罗姆。图/视觉中国
拍卖看似离普通人生活很远,实际上在当今社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通过拍卖来确定木材、矿产、天然气和无线电频率的出售权,并出售有价证券,如国库券、票据和债券。拍卖也是政府买卖商品和服务的一种方式。
从长相再到穿衣风格,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她:如沐春风。
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与拍卖行业融合
我开始接触并研究拍卖是2012年,这一年,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调研组在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带领下到山东省潍坊市调研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在潍期间,就当时大宗商品交易所的经营情况、整改措施及面临的问题,我向姜洋进行了详细的工作汇报。姜洋在会上建议:地方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可以去荷兰考察学习郁金香交易市场的拍卖模式。
2019年12月,中国拍卖行业年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局、最高院等相关领导,
2021年6月,我又与云南当地国资平台一起到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调研,时任花拍中心总经理高荣梅陪同实地参观了花拍中心物流仓储、品控中心、交易拍卖大厅、数字云花展厅现场。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简称昆明花拍中心或KIFA)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云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是一个以花卉拍卖为主,集花卉标准制定、新品种研发推广,市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服务平台。拥有16万平方米的交易场馆和有两个拍卖大厅、 12口交易大钟、900个交易席位,有2.5万个花卉生产者(供货商)会员和3100多个产地批发商(购买商)会员。现有玫瑰、非洲菊、满天星,洋桔梗、康乃馨、绣球等四十多个品类1500多个品种的鲜切花通过拍卖交易进入全国各大、中城市和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通过昆明花拍中心的上下游会员带动了近30万花农脱贫致富。
拍卖流程图
国际上2/3的鲜花都是通过拍卖机制卖到全球,而荷兰也是因为这种机制的产生,推动了鲜花产业的发展成为全球的花卉王国,2001年,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正式组建,负责从荷兰引进拍卖交易机制落地推广。2002年初,一批骨干被送往世界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荷兰阿斯米尔鲜花拍卖中心接受培训。2002年12月,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投入使用。
鲜花拍卖开始的工作是比较艰难的,第一道难题就是没人愿意把花送来卖。花拍中心从零起步,没有任何经验,许多制度、规则、流程都得慢慢摸索、建立,而花农和花商对拍卖交易方式不接受,不了解不熟悉,很是抗拒入场交易。
花拍中心在起步的几年踏实的完善了拍卖前后鲜花的储存、运输等环节,产业链条逐步构建完善。慢慢地,大家看到了拍卖的便捷,以及产品检测等标准化后无质量纠纷和后顾之忧,开始接受拍卖交易方式,交易量慢慢增长起来。
在艰难的坚守中,时间来到了2007年。那一年,春节前鲜花消费需求高涨,花拍中心终于迎来转机。竞价非常热烈,交易价格节节攀升,而且这一信息又传递到前端的很多花农那里去,有更多的人愿意把花送到拍卖市场来交易。好花好卖,好花好价,也开始体现出来了,拍卖市场就开始逐渐走上了正轨。
回顾花拍中心20多年的发展史,拍卖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坚持、坚守、坚定才有了今天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成绩。这种态度也是整个大宗商品交易场所行业应该学习的。
未来,花拍中心想要真正做大做强,必须走到更大的市场中去。按照云南省政府的规划,花拍中心要牵头成立云南国际花卉交易中心,通过这张牌照与拍卖模式的结合实现产业千亿级交易额的提升,从而赶超荷兰成为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