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平台目前主要的交易模式按照是否允许用户交易的角度,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种为禁止型,即绝对禁止用户间转移数字藏品,例如幻核;第二种为限制型,用户间仅可转让数字藏品,但对转让的条件进行限制例如限制转让价格,限制转让时间等,典型的代表为鲸探和阿里拍卖;第三种是开放型,用户间可在平台直接进行数字藏品的自由转售,如iBox、头号玩家。结合监管政策收紧的背景下,目前我国NFT头部交易平台主要以禁止型和限制型交易为主。使用开放型交易模式的平台虽然在国内平台中占比能够达到50%以上,但基本都是一些小规模的平台。
虽然目前国内关于数字藏品交易并无明文禁止性规定,但是当数字藏品平台开放二级交易的时候,还是可能存在因NFT自身属性无法被明确界定从而被归为ICO行为的风险,其次,伴随NFT发行及交易本身,也可能因涉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相关的经济型犯罪等问题。因此,由于NFT作品二级交易本身属性较为模糊,且极易发生炒作或高价转卖现象,使得NFT作品与金融产品的界限变得模糊,增加了法律问题及法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禁止型和限制型平台因禁止或限制了NFT作品的流转、交易,很大程度上规避了NFT平台可能涉嫌的相关法律责任,可以视作较为安全的交易方式。
目前,显而易见的是,数字藏品市场泡沫犹在,众多购买数字藏品的用户核心聚焦于其交易的便利性及交易价格的波动性以实现此后的价格涨幅,换而言之,众多参与者并不在乎数字藏品是否真正具有艺术性,其更多侧重交易投机属性。
同时,目前平数字藏品交易平台的转赠功能更多像是平台支持二次交易的保护伞,毕竟场外的社群交易与平台关系相去甚远,可很好的将风险进行隔离,而直接开放二级市场的交易平台无疑增加了政策违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涉众型的社会风险,并伴随出现聚众拉横幅维权等行为。
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中国银行业协会 中国证券业协会 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
近年来,我国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市场持续升温。NFT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潜在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炒作、洗钱、非法金融活动等风险隐患。为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行业健康生态,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呼吁会员单位共同发起以下倡议:
一、坚持守正创新,赋能实体经济
践行科技向善理念,合理选择应用场景,规范应用区块链技术,发挥NFT在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方面的正面作用。确保NFT产品的价值有充分支撑,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防止价格虚高背离基本的价值规律。保护底层商品的知识产权,支持正版数字文创作品。真实、准确、完整披露NFT产品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二、坚守行为底线,防范金融风险
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自觉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一是不在NFT底层商品中包含证券、保险、信贷、贵金属等金融资产,变相发行交易金融产品。
二是不通过分割所有权或者批量创设等方式削弱NFT非同质化特征,变相开展代币发行融资(ICO)。
三是不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持续挂牌交易、标准化合约交易等服务,变相违规设立交易场所。
四是不以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作为NFT发行交易的计价和结算工具。
五是对发行、售卖、购买主体进行实名认证,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发行交易记录,积极配合反洗钱工作。
六是不直接或间接投资NFT,不为投资NFT提供融资支持。
同时,我们郑重呼吁广大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NFT投机炒作行为,警惕和远离NFT相关非法金融活动,切实维护自身财产安全。如发现相关违法违规活动,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中国银行业协会
中国证券业协会
2022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