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表示,2017年以前大连市各类交易场所达到89家,按国家相关部署,至2021年底大连市已有超过50家交易场所被清理整顿,取消交易场所业务资质。2022年以来又累计取消18家交易场所资质。下一步,大连市还将继续按照国家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攻坚战统一部署,对不符合条件的交易场所,陆续公布取消业务资质名单。
按照国家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攻坚战任务要求和大连市清理整顿方案规定的有关程序,经大连市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工作领导小组审核,以下10家各类交易场所作为行业主导方,牵头开展分类整合工作。
1、亚太能源交易中心(大连)有限公司
2、辽港大宗商品交易有限公司
3、中商农产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4、大连国荣物流交易所有限公司
5、大连乾元科技文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6、华夏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7、北方国家版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8、中合商品交易中心(大连)有限公司
9、辽宁申华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10、四方天文化产权交易中心
2022年根据全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统一部署及大连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攻坚战工作安排,明确取消18家交易场所业务资质。
1、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大连)有限公司
2、大连京北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3、大连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4、大连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5、大连金普新区商品现货合约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6、中销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7、大连泓江艺术收藏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8、中创电子交易市场(大连)有限公司
9、大连中海环球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10、华商所(大连)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11、中汇联合商品交易中心(大连)有限公司
12、中联商(大连)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13、大连品道收藏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14、大连金浦石油化工资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15、大连绿地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16、中农合中药材交易中心(大连)有限公司
17、大连三生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
18、东北亚现货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按照大连市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要求,已开业、试营业或筹建的交易场所,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辽宁省地方交易场所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36号)和《大连市交易场所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大金局字〔2021〕62号)有关要求规范开展相关业务。交易活动应以实际交换为目的,促进商品贸易发展和要素合理化配置。
近年以来,中创场外商品市场管理研究院通过不断摸索发现,协议交易和单向竞价等模式不能解决流动性的问题,反而预售交易有效的解决了流动性的问题。
1、协议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以实物商品交收为目的,采用协商等方式达成一致,约定立即交收或者在一定期限内交收的交易方式。协议交易的价格是由交易双方一对一协商产生的,价格透明度差,不同交易之间的价格波动性也很大。从交易制度的理论发展来看,协议交易的功能是发现价格发现功能较弱,并不适合作为公开市场的主要交易制度。
2、单向竞价交易:是指一个买方(卖方)向市场提出申请,市场预先公告交易对象,多个卖方(买方)按照规定加价或者减价,在约定交易时间内达成一致并成交的交易方式。单向竞价交易的优势在于快速发现价格,而不在于提供流动性,而现在大宗商品类交易场所欠缺的正是流动性,单向竞价交易应该在流动性问题得以缓解,交易场所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后引入。
我国大宗商品市场业态表现为初级的集贸市场与高级的期货交易所“两极”鼎立的格局,而在“两极”之间,广阔、多样的商业模式存在着不同程度地缺失。自期货市场经过清理整顿之后,把众多现货企业和金融机构赶出了期货市场,因此这些市场主体又在全国各地成立了诸多以“预售交易”为主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交易品种涵盖能源、金属、农产品和化工产品等主要大宗商品种类。多年以来,地方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的品种比如糖,化肥,钢铁和玉米等等做的风生水起,对地方实体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服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