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微信
​​研究院公众号
重磅!湖南省19家非保留交易场所年内完成工商注销
来源: | 作者:原创 | 发布时间: 2022-09-08 | 196 次浏览 | 分享到:

据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中共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提到:

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整改情况方面,一是积极协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会同省财政厅、省审计厅到相关市州进行债务核查,组织金融机构支持市州、县市区政府债务展期降息。1-7月,28家银行机构通过“六个一批”共为650亿元存量债务提供风险化解渠道。

二是加大涉众型领域风险防控。充分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力争《湖南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实施细则》年底前出台实施。聚焦网络借贷、第三方财富管理、房地产、养老等突出重点领域,加强“7+4”类地方金融机构监管,密切监测关注、及时处置涉稳舆情,实现舆情监测处置闭环管理。持续加大非法集资打击力度,持续推动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加速交易场所风险出清,我省19家非保留交易场所已有15家完成工商注销程序,剩余4家也已于2021年启动吊销程序(启动满一年后,方能吊销营业执照)。坚持联动应急值班机制,畅通信访渠道,按时办结相关信访件。今年我省新发非法集资案件、涉案金额、参与人数实现“三下降”。

三是紧盯涉上市公司风险。加强对上市公司董监高等“关键少数”的培训,帮助提升边界意识和风险意识。引导上市公司董监高等人员严格区分权责边界,坚决守住规则边界,清楚认识能力边界,杜绝违规担保、资金占用和财务造假,审慎执行股权高比例质押。

四是主动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积极接访息诉,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严格落实新颁发的《信访工作条例》,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合理反映诉求。坚持排忧解难与耐心解释相结合,属于工作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群众解决;超出工作职责范围的诉求,端正接访态度,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按时办结相关信访件。

五是积极化解中小银行风险。以省金融稳定发展改革领导小组名义印发《湖南省农商行重点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农商行风险整治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整治对象、整治重点、整治措施和实施步骤、工作保障等内容,为农商行风险整治提供政策指引。截至目前,我省无高风险金融机构。

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于2020年底对19家非保留交易场所开展工商注销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5家完成工商注销程序,剩余4家也已于2021年启动吊销程序(按规定,启动满1年后方能吊销营业执照)。下一步,将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年内完成所有19家非保留交易场所工商注销工作。

5月10日,2022年全省防范处置非法集资暨网贷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家会议精神,总结分析当前全省相关工作及风险形势,并部署了下阶段工作。制定印发《2022年防范化解涉非涉众重大风险隐患工作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严防风险反弹。

通报还提到,抓紧推进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抓好日常风险排查与专项排查。目前平台系统正进行功能优化,计划9月底正式上线。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依托6月防非宣传月活动,积极普及金融风险防范知识,提高群众抵御风险能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严格落实新颁发的《信访工作条例》,积极接访息诉,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合理反映诉求,按时办结相关信访件。督促市州对非法集资风险主体重点人员落实限制出境工作措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金融监管信息化建设提速整改方面,针对小贷公司监测系统多次发生业务办理报错问题,已组织专人进行逐笔核查,对已错信息进行了核销处理。针对数据上报评分不及格甚至为0的问题,建立了小贷公司数据线下“一月一报”的报送机制,以便全面掌握全省小贷公司的经营运行情况;协调小贷公司开发了经营数据报送系统,用于解决小贷公司无法登录或数据报送异常的问题,目前已试运行。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征信平台数据共享应用,组织有关人员前往省直相关部门开展数据对接应用调研座谈,努力扩大征信平台数据来源及应用场景,简化征信报告查询手续,提升征信平台查询活跃度。

已将典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地方资管等四类机构监管纳入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内容,设立中国(湖南)自贸区监管功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