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国内对于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开展的交易模式称谓颇多,现货购销、产能预售、择期选价、调期交易、预售交易、协商交易、提单交易、场外撮合、储值交易、挂牌点价等等交易模式名称层出不穷,很多专业人士都被搞的晕头转向。按照38号文、37号文和商务部的有关规定,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可以开展的交易方式有三种:协议交易、单向竞价和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交易方式。
协议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以实物商品交收为目的,采用协商等方式达成一致,约定立即交收或者在一定期限内交收的交易方式。
单向竞价交易:是指一个买方(卖方)向市场提出申请,市场预先公告交易对象,多个卖方(买方)按照规定加价或者减价,在约定交易时间内达成一致并成交的交易方式。
上述协议交易和单向竞价交易两种交易模式是普通电商平台也可以开展的业务,作为持牌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其交易模式的创新基本都在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交易方式这个范畴内进行申报。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交易方式有两种审批方式,一是由省级监管部门出具红头文件,二是由省级监管部分颁发交易业务许可证。

目前国内持牌大宗商品交易所的主流交易模式有三种:日内交易、预售交易和点价交易。
一、“日内交易”模式在全国共有17家交易场所开展,其分布情况如下:
黑龙江 1、新疆 1、西藏 1、贵州 2、陕西 1、山东 5、青岛 3、江苏 1、河南 1、湖北 1
二、“预售交易”模式在全国共有16家交易场所开展,其分布情况如下:
黑龙江 1、新疆 1、山东 4、浙江 1、福建 1、湖北 1、海南 2、河北 1、江西 1、江苏 1、广西 2
三、“点价交易”模式在全国共有7家交易场所开展,其分布情况如下:
山东 1、甘肃 1、河南 1、陕西 1、北京 1、上海 2
值得注意的是,“日内交易”模式俨然已经成为国内的“网红模式”,全国有17家交易场所在开展这个业务,后续还有十几家交易场所在准备上线。目前这个模式在全国的月均总交易手续费在3亿元左右,在全国交易总体量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平均到17家交易场所的月均交易手续费约为1760万元。
交易模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大宗商品交易所要不忘服务实体产业的初心,想方设法用好这个工具。交易模式本身虽然没有好坏,但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展业是有好坏之分的。或许“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